30多年来,昆明已累计节约用水6亿多立方米,节水量相当于滇池总蓄水量的三分之一。今后昆明还将围绕节水型社会、海绵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这是记者从201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昆明市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最新信息。
再生水利用设施广泛分布
昨日上午,市水务局、市节水办、盘龙区节水办、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长青社区等联合,共同启动201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今年节水宣传周主题为“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活动现场,通过设立政策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和节水宣传环保袋等多样形式,及时向用水户和市民宣传昆明水情、节水常识和节水管理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市民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市水务局副局长、市节水办主任龚询木介绍,1982年,昆明开启节约用水之门,多年来,昆明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并按照“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方针,全力落实各项节水措施。截至2014年,昆明已建成449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总设计处理规模约13.98万立方米/天。已建成的再生水利用设施,广泛分布于住宅小区、学校、机关单位、公交停车场、工业企业、服务行业、市政园林绿化等行业和单位,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回用于项目内绿化、道路清洁、公共卫生间冲厕及景观环境用水。同时,昆明还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中同期配套建成了100个雨水收集利用设施,雨水综合利用设施日设计规模约6.97万立方米。
据最新统计,30余年来,昆明累计完成节水量已超过6亿立方米。从技术上讲,按昆明每天供水90万立方米计算,6亿立方米水可供昆明“喝”近700天。
像海绵一样遇雨吸水旱时释放
谈到下一步昆明节水工作,龚询木透露,昆明将围绕节水型社会、海绵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
昆明将怎样建设海绵城市?龚询木介绍,昆明地处长江、红河、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水源主要依靠大气循环降水后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水库、湖泊,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300立方米,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面对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与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短缺之间的重重矛盾,2009年昆明就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所有新、改、扩建的城市道路、高架桥、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符合条件的都应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截至目前,昆明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已同期配套建成了100个雨水收集利用设施,雨水综合利用设施日设计规模约7万立方米,主要利用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植草砖、渗排一体化系统、地下建筑顶面与覆土之间的滤水层、雨水收集池、模块水池及景观水体等方式对雨水资源进行控制,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等能力。
此外,昆明自2010年5月开始,还在新建和改建道路中开始推行生态道路建设,目前已有20多条道路采用了雨水生态断面技术与道路同步建设。特别是为了综合解决城市雨污混流及城区部分区域雨水淹水点问题,昆明市还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主城二环路以内开展了雨污调蓄池试点建设,共建成16座调蓄池,总容积为21.24万立方米,配套管网17.7千米。
昆明还对部分已建成的公园绿地要求补建雨水集蓄利用设施。今后的昆明城,有望像海绵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一定改善。
链 接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2014年8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通知》提出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控制开发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海绵城市”这一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