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努力,去年滇池保护治理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全湖水质30年来首次上升到Ⅳ 类,仅有一天发生重度蓝藻水华。蓝藻的过度繁殖,曾经一度让滇池“变色”。那么,蓝藻是如何得到有效控制的?用上了哪些“黑科技”?近日,记者从bat365在线官网登录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仅去年一年,公司就新增了28套蓝藻打捞处置设备,正是得益于这些设备的灵活调配,才使得蓝藻得到有效防控。
现场探访
大清河现蓝藻移动藻车忙打捞
昆明刚刚经历了一个暖冬,近期气温也一度突破20℃ 。根据蓝藻的生长条件,气温超过10℃ 时,会进入复苏期,数量开始增加;气温在20-25℃ 时,蓝藻开始快速生长繁殖,部分会上浮。
蓝藻水华的发生,是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表现。对蓝藻进行打捞处置,可以从滇池中带出大量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有效削减滇池内源污染。
近日,在位于福保片区的大清河入湖口处,用肉眼观察,已经可以看到有蓝藻漂浮于水面之上。岸边两台移动藻车正在工作,一个藏在水中的抽吸装置,在水面制造出小漩涡,将富藻水源源不断地吸入管道,并输送到除藻车里。
“每辆藻车都是一个独立的藻水分离系统。”bat365在线官网登录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宋弘宇说。他介绍,这样的移动除藻设备一共有7套,根据蓝藻聚集的不同区域,可以灵活调配。移动藻车单台套的日处理量为500立方米(10小时计算),组合式藻站单台套日处理量达到1000立方米(10小时计算)。
“黑科技”
多种设备配合打出防控“组合拳”
移动藻车:富藻水被抽到藻车的平流式气浮池内,通过快速释放,能够产生大量微细气泡。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就会将富藻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藻渣)带到水面。当表层的藻渣聚集到一定数量时,会被刮至脱水分离系统内进行处理,使藻渣的含水率降至90%以下,形成藻泥。脱水后的藻泥会被运输至处置点进行无害化处置或资源化利用。而成功实现藻水分离后的清水将被重新排回河道,进入滇池。这种方式,能让富藻水中的蓝藻去除率超过95%以上。
藻船:工作原理和移动藻车类似,通常搭配运输船共同在水面作业,在蓝藻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进行藻水分离。
固定式藻水分离站:位于滇池最容易聚集蓝藻的地方,北岸龙门村。该站于2011年8月启用,设计日处理量20000立方米。去年12月开始,公司对该站进行了提升改造,预计今年4月完工,完工后龙门藻水分离站的日处理量将大大提升。
水动力设备:蓝藻喜欢上浮到水体表层获取光照,使水体透明度降低,导致沉水植被由于光照不足而退化和消亡,水体底层溶解氧降低。水动力设备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在水中主要是通过向下层水体充氧提高其溶解氧浓度,混合上下水层,破坏藻类的悬浮状态,使蓝藻向下层迁移,抑制其生长。
加压控藻船:主要工作范围是藻车无法处理的水域,通过加压灭藻技术,使蓝藻囊团的囊膜破裂,“杀死”蓝藻之后,让其分解沉入水中。
曝气船:有时体积较大的除藻设备无法到达一些近岸水域,这时可以使用体积较小、操作灵活的曝气船,通过增加水体溶解氧技术,持续改善水质。在滇池大坝、海埂公园等水域,都有曝气船工作的身影。
今年计划
划出40片水域重点科学防控蓝藻
去年,bat365在线官网登录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遵循国家环保部“鼓励采用高效、低耗的物理导流、打捞等技术控制湖库堆积藻类污染”的技术政策,进一步强化滇池蓝藻水华治理专业化队伍和能力建设,围绕滇池22片重点防控水域,年度累计收集富藻水约2.78亿立方米,打捞藻浆约866万立方米,生产藻泥约7945吨。经过科学核算,去年全年累计削减滇池内源总氮约1529.8吨、总磷约88.19吨,基本实现减缓蓝藻过度增殖、改善重点水域景观、加大内源污染负荷削减的工作目标。
尽管滇池全湖水质去年已经上升到Ⅳ类水,但是从昆明的气候和滇池目前的水环境状况来看,蓝藻依然存在大量生长和繁殖的可能。为构建“打捞与处置相结合,固定与移动设备相辅助”的除藻设施体系,快速提升蓝藻水华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去年划出22片重点防控水域的基础上,今年的蓝藻重点防控水域将增加至40片。同时,公司将根据各种设备的特性和使用水域,按照“固定藻站+装配式藻站+藻车+藻船”的方式,对蓝藻进行科学防控。
河道治理
“孢子转移技术”让水变清“拉网”重建水体自净功能
车家壁岔沟污水的生态及科技治水处理示范点内,河道上游来的污水会先被引入8个生态水塘,通过污水调蓄、梯级沉淀、生态净化等方式进行初步净化后,提升到设备运行区,用“孢子转移技术”“速分生物处理”进行处理,再回补到下游河道。
北京科净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孢子转移技术”主要依靠细微纳米级孢子与废水中的含磷物质、疏水基悬浮物形成“水-气-固三相混合物”上浮到水体表面,再通过刮渣机清除,从而实现高效率除磷;而“速分生物处理”则能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总氮。
从2017年3月开始,经过前后两期工程建设,西山区已经在小沙沟、郑河路沟、渔村沟、车家壁岔沟建设了8座水质净化站,总处理量27200立方/天。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河道污水经水质净化站处理后,总磷、化学需氧量明显下降,溶解氧、透明度明显上升,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去年4月,西山区水务局与江阴嘉润石墨烯光催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清水河日新路至广福路段1.27千米河道内布设了782张石墨烯光催化网。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这些网能和河道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将水体中的大分子加速分解为二氧化碳、水以及一些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小分子。这样的技术尽管不能直接消除水中的总氮、总磷,但能提高水体溶解氧,激活水体土著生态系统,从而重建水体自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