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媒体中心>云南全力推动高原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向绿而行 守护大美湿地

新闻中心

媒体中心

云南全力推动高原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向绿而行 守护大美湿地

浏览量:
分类:
媒体中心
来源:
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3-15

图片

日出时分的云南高原湿地,半山如黛半山彩,湖面缭绕升腾起水雾,成群候鸟翩跹,在霞光与晨雾间游弋觅食。空中俯瞰,涟涟河水汇入湖泊,天地间五彩斑斓、鸟鸣阵阵,一幅生意盎然的生态画卷。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生态功能显著的湿地保护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云南持续推进高原湿地的保护修复,以占全国1.06%的湿地面积,保育了占全国53.89%的湿地植物和43.51%的湿地脊椎动物,为2274种湿地植物、1006种湿地脊椎动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和栖息环境。高原湿地成为展示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态名片的重要窗口。

“云南方案”护航高原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高位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将高原湿地保护纳入“生态立省”发展战略、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及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保护修复。

结合实际完善法规制度,颁布施行《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以及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昭通市大山包等不同生态要素和不同区域尺度的多维度法律法规,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法治保障。健全政策体系,出台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制定实施云南省湿地保护“十二五”“十三五”以及2022至2030年规划,制定湿地生态监测、湿地公园管理评估规范等地方标准,促进云南省湿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回顾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历程,云南的探索成果为湿地保护蓝图增色添彩。2022年,中国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等重大国际会议上发出中国声音。一个含纳了国家重要湿地(包括国际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分级保护与管理体系在全国先后建立,引发广泛关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这一体系的建立基础,有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重要湿地认定》地方标准和认定办法等系列制度和实践支撑。制度的施行,不仅抢救性保护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高原湿地,同时还推动地方实践探索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云南的探索为国家出台《国家重要湿地认定和名录发布规定》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参考。

在监测管理关键处落子,云南率先在全国开展湿地资源年度监测,通过卫星影像判读、现地核实等方式,持续开展湿地资源年度监测,及时掌握湿地面积消长情况。率先在全国发布《湿地生态监测》地方标准,制定湿地生态监测管理办法,开展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同时,率先在全国成立省政府层面的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建立落实多学科全领域湿地保护科学决策咨询机制。建立湿地资源监测、核查、执法全覆盖机制,并纳入林长制考核,全面加强湿地资源监管,压实各级责任,形成合力推进湿地资源管护,搭建起高原湿地保护的“四梁八柱”,全省在系统谋划中向湿地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高“颜值”有“产值”

从2014年的982只增加到2023年的2260只,大山包黑颈鹤沐雪起舞;从2016年的200只增加到2023年的416只,纳帕海成为国内黑鹳种群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从2017年的7.8万只增加到2023年的12.3万只,拉市海越冬候鸟数量逐年增加;还有多处湿地新记录到青头潜鸭、彩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莼菜、野菱、海菜花等保护植物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生动佐证了当地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

以科学推进生态修复为导向,云南建立由16个部门单位组成的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合力推进相关工作。紧盯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候鸟迁飞通道区域、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狭域野生植物分布区域湿地,保护修复退化湿地40余万亩。聚焦九大高原湖泊,省直七部门联合出台《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三区”湿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制定湿地修复植物名录及物种负面清单,推动湖泊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全域联治”转变。

目前,云南共有国际重要湿地5处,数量居全国第3位,国家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29处,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湿地公园19处,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一片土地因水而生,因水而荣,依山傍水的高原湿地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多年来,云南有序发掘湿地资源价值,将湿地作为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阵地,在不改变湿地基本特征和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开展湿地生态产品价值体系研究,探索发展湿地种植、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利用示范,促进湿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发挥。

春风花草香,各大菜市场新鲜上市的“花”“草”成为品尝“云南”的选择之一,产自洱源县的海菜花备受市场青睐。作为洱海的发源地,洱源县推进“以湿养湿”可持续利用,海菜种植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吸收大量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发挥水质净化功能。同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带动农民共同致富。2023年洱源县开展绿色无污染的海菜花种植面积1500亩,总产量达2700吨,实现总产值2160万元。

春季插秧后,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开始陆续在梯田中投入鱼苗。通过鱼摄食梯田里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微生物等,减少饲料投喂量;同时通过鱼的游动、摄食和排泄等,可抑制杂草生长和疏松土壤,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使传统农业单一的水稻收益转变为水稻(红米)、梯田鱼、梯田鸭及鸭蛋等综合收益,亩均增收2250元,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成为人水和谐、鱼米共生的典范。

青山环绕,田园似锦。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依托普者黑湿地优美、独特的湿地景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达62亿元,占丘北县生产总值的48%。大山包、纳帕海、拉市海等国际重要湿地候鸟灵动可爱,生态旅游、湿地观鸟产业逐步壮大,有力支撑当地乡村振兴。

既有“颜值”又有“产值”,云南高原湿地在因地制宜的探索实践中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素质”,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统筹高原湿地保护与发展的云南答卷。